中新網(wǎng)北京5月26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國際著名學術(shù)期刊《自然》最新發(fā)表一篇癌癥研究論文,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新的癌癥疫苗,可阻止腫瘤對疫苗誘導免疫攻擊的防御反應。初步結(jié)果表明了這一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靈長動物(恒河猴)中的效力和安全性。這一臨床前結(jié)果可為進一步測試確定臨床適用性鋪平道路。
該論文稱,大多數(shù)癌癥疫苗都靶向癌細胞表達的特異的細胞表面蛋白(抗原),幫助免疫系統(tǒng)識別和攻擊這些細胞。但是這些抗原的性質(zhì)和免疫原性(激發(fā)免疫反應的能力)對每個人而言都是獨特的,這限制了對普適疫苗的開發(fā)。而且,腫瘤經(jīng)??梢酝ㄟ^變異和改變抗原呈遞,從而降低對其的識別來逃逸免疫攻擊。
論文通訊作者、美國丹娜-法伯癌癥研究所凱·武赫爾芬尼希(Kai Wucherpfennig)和同事提出了一種癌癥疫苗的新設計,能克服癌癥免疫中的個體差異,即通過靶向兩種主要類型的免疫細胞——T細胞和自然殺傷(NK)細胞,引起獨立于腫瘤抗原的協(xié)同全面攻擊。這種疫苗靶向兩種表面蛋白MICA和MICB,它們在各種人類癌癥中都會因應激而增加表達量。正常情況下,T細胞和NK細胞會與這些應激蛋白結(jié)合活化,而腫瘤細胞可以通過剪切MICA和MICB使其脫落來逃逸免疫攻擊。但這種疫苗能阻止剪切,從而增加應激蛋白表達量,最終更易引發(fā)T細胞和NK細胞協(xié)同雙重攻擊。他們的研究表明,這種疫苗在小鼠和恒河猴模型的初步實驗中有效且安全。
論文作者總結(jié)說,這些初步結(jié)果表明這種疫苗能夠增進對腫瘤(即使是有逃逸變異的那些)的免疫保護。他們也提醒,該研究未來尚需臨床試驗評估其在人類中的潛力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