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林匹克第二箴言
美國奧運選手的言論并非孤證。四年之前,曾稱霸英國乒壇多年的馬修·賽德在《泰晤士報》上發(fā)表了一篇名為《性與奧運之都》的文章,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作證,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,他在那兩周半里所經歷的歡愛性事比此前21年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。“所以每次有人問我說奧運村里面是不是就等于性愛狂歡勝地,我總會告訴他們這太對了。”賽德寫道:“對于我們這些奧運菜鳥來說,巴塞羅那的性元素幾乎與體育同樣重要。”
在雅典,發(fā)到選手房間里的避孕套以每天1000個的速度消失;在北京,在奧運村診所免費發(fā)放的10萬個避孕套里,只有5000個在賽事結束后被官方回收。
還有更具體的例子:2008年,美國“飛魚”邁克爾·菲爾普斯勇奪八金,打破了馬克·施皮茨單屆奧運獨攬七金的奪金紀錄,然后在大功告成的當天,他就被看到跟澳洲游泳女王斯蒂芬·賴斯在奧運村里卿卿我我。(當然,到了奧運會之后,他們也沒有真的繼續(xù)交往下去。)2012年,輪到了菲爾普斯的隊友羅切特,在倫敦奧運首日擊敗菲爾普斯奪冠之后,羅切特跟另外一名澳洲女泳將布萊爾·埃文斯勾搭上了。“上屆奧運會的時候我有個女朋友,那真是巨大的失誤,”羅切特此前在接受ESPN雜志采訪時曾這樣說:“現(xiàn)在我又恢復單身了,所以倫敦一定會很棒。”
然而像羅切特這樣敢說的現(xiàn)役選手畢竟還是少數(shù),更多的奧運參賽者對村中性愛這等敏感話題還是采取了回避態(tài)度。前幾天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道說倫敦奧運村準備了15萬個保險套,于是全世界的記者都開始追問運動員對這件事的看法,而運動員們則紛紛打起了太極。比如說百米王者烏賽因·博爾特就以自己“行程太緊”為由,表示“即使發(fā)了避孕套也沒有對象可用”,而其隊友阿薩法·鮑威爾則蹦出來一句,“我沒用過,我還是處男呢”。
這么多年來,無數(shù)個奧運選手都遵守著一條不成文的規(guī)定,在奧運村里發(fā)生的所有事情,只能留在奧運村;巴塞羅那金牌泳將薩默·桑德斯說,“這就是奧林匹克第二箴言。”所以即使是在傳媒與社交網(wǎng)絡如此發(fā)達的今天,有再多的爆料或是內幕都好,關于奧運村的秘密,外人所能窺見的也只有冰山的一角而已。(南都周刊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