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0年7月1日,解放軍著名將領、成都軍區(qū)司令員賀炳炎上將,因工作勞累、疾病突發(fā)逝世。一顆耀眼的將星過早地隕落了。他47年的光輝生涯,正如譚政大將書獻的挽聯(lián):“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常忘我,一片丹心為人民!”
“爸爸是幾位獨臂將軍中唯一失去右臂的將軍,毛主席親自批準他不用敬軍禮。他去世那年我才7歲,可是他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……”將軍一生,諸多傳奇,由他的女兒賀北生娓娓道來,更多幾分親切。
燒火棍他也能當機槍使
1913年2月,賀炳炎將軍出生于湖北宜都縣江家灣一個農(nóng)家,他9歲喪母,11歲就給人家放牛,先后學過篾匠、殺豬、打鐵等多種手藝。他秉性剛烈,每遇貧家小孩受欺,他總要揮拳相助,打抱不平。
1929年春,賀龍率領紅軍轉(zhuǎn)戰(zhàn)宜都、松滋一帶,16歲的賀炳炎和父親一道參加了紅軍。他作戰(zhàn)勇敢,機智善戰(zhàn),當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
1932年6月,賀炳炎在洪湖湘鄂西軍校學習時,奉命與軍校學員一起阻擊進攻蘇區(qū)的敵軍。學員們?nèi)硕鄻屔?,賀炳炎毅然把槍讓給戰(zhàn)友,手握菜刀沖入敵陣,左砍右殺,用奪來的槍支與戰(zhàn)友們一起將敵軍擊退。這次菜刀殺敵后,賀炳炎得了個綽號叫“賀小龍”。
1934年10月,在湖南永順縣的一場戰(zhàn)斗中,敵軍1個團突然偷襲紅軍指揮部,賀龍、任弼時等首長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。危急關頭,賀炳炎挺身而出,迅速將警衛(wèi)員、司號員、運輸員、炊事員等組織起來,派出兩支小分隊向敵軍兩翼迂回,自己率領一支隊伍從正面沖出。一時三面沖鋒號起,喊殺聲震天動地……這場戰(zhàn)斗,賀炳炎率領幾乎手無寸鐵的戰(zhàn)友們打退了敵人,自己身負重傷。賀北生說:“賀龍伯伯稱贊我父親,說燒火棍到他手上,也能當機關槍使!”
鋸掉右臂時沒打麻藥
1935年12月,年僅22歲的賀炳炎已出任紅5師師長,率部隨紅二、六軍團長征。在一次激戰(zhàn)中,他第六次負傷,右臂被打斷。無奈之下,醫(yī)生只得截去賀炳炎的右臂。
當時不僅沒有麻藥,甚至連手術器械都沒有,醫(yī)生好不容易才從老鄉(xiāng)那里找到一把鋸木頭的木鋸,決定用它來鋸掉賀炳炎受傷的右臂。賀炳炎讓衛(wèi)生員將自己反綁在門板上,嘴里塞上毛巾……手術前后用了兩個多小時,賀炳炎幾次昏死過去,嘴里的毛巾被咬得稀爛。
賀龍?zhí)匾庖藘蓧K鋸下來的骨頭,以此激勵部隊:“看,這就是賀炳炎的骨頭!這就是共產(chǎn)黨人的骨頭!”
兩位獨臂將軍聯(lián)手殺敵
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賀炳炎任八路軍120師358旅716團團長。首戰(zhàn)雁門關,賀炳炎帶頭沖殺,以獨手持槍與敵肉搏,捅死一日本兵。
1938年12月,賀炳炎隨軍挺進冀中,任120師第三支隊支隊長,同樣獨臂的余秋里任支隊政委。兩位獨臂將軍聯(lián)手抗日,書寫了一段佳話。他們率第三支隊首戰(zhàn)板家窩告捷,再戰(zhàn)封上村獲勝,部隊迅速由300余人發(fā)展到2500余人,前后共殲日軍600余人。
賀龍師長高興地贊道,賀炳炎、余秋里兩個人都只有一只胳膊。剛來冀中時沒幾個人,可他們東一搞,西一搞,就搞出個隊伍來了。“這個隊伍很硬嘛,敵人聽見'一把手'的隊伍來了,離老遠就嚇得溜掉了!”
賀北生說,紀念抗戰(zhàn)勝利60周年的影片《太行山上》感人至深,其中獨臂團長的原型就是她的父親賀炳炎。當時,香港影帝、著名演員梁家輝主動要求飾演這一角色,而且分文不取。
“梁家輝告訴我們,演這樣的軍人,他自豪。”賀北生說。
毛主席批準他不用敬軍禮
“幾位獨臂將軍中,只有爸爸是沒有右臂。毛主席親自批準他不用敬軍禮。”賀北生說,即使在全世界,不用敬軍禮的將軍恐怕也絕無僅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