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秀?“陜西省書法院首屆書法雙年展”引爭議
塑料模特上寫著書法“到此一游”,極具諷刺意味,將蒼井空等“名人書法”復制后集中在一塊進行消毒……昨日,“風骨·陜西省書法院首屆書法雙年展”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開幕。傳統(tǒng)的書法展,跨界地融合了當代藝術,在吸引強烈關注的同時,也引發(fā)不少爭議,被認為有“作秀”的嫌疑。
爭議 給書法消毒,像作秀
AV女星蒼井空寫的“好玩的鳳凰山樂園”、趙本山寫的“福到”、徐靜蕾寫的“孤鴻”……昨日,趕來現(xiàn)場的書法愛好者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展覽似乎并沒有準備開幕式,而在博物館負一樓,卻堆著一堆貼著上述書法的破紙箱,特別得扎眼。
“這是要弄嘛?”已經(jīng)習慣于領導講話、剪彩開幕的書法愛好者老許顯得很迷惑。上午10時許,當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時,只見4名穿著防化服,背著噴霧器的工作人員魚貫入場,對著那堆破紙箱噴霧。緊跟著,進來了4名保潔工人,將這堆破紙箱扒拉進了垃圾桶帶走。
“咋噴上了,又帶走了?這就是報紙上說的行為藝術?”老許越發(fā)迷糊了。此時,主持人的解釋印證了老許的判斷。
原來,參展書法家認為,當下中國書法備受詬病,其中有一個原因,就是一些所謂“名人書法”披著藝術外衣,堂而皇之進入藝術殿堂。他們用這個名為“書法大掃除”的行為藝術取代開幕式,其實是在表達他們的一個態(tài)度:將書法垃圾掃出藝術殿堂,展示、傳承真正的中國書法。
用行為藝術的方式為一個傳統(tǒng)的中國書法展開幕,在記者記憶中,在陜西這還是第一次,頗為新穎。不過,在采訪中,記者卻發(fā)現(xiàn),觀眾對此卻存在不小的爭議,覺得像在“作秀”,吸引關注。
“書法家不好好寫字,搞這些干嘛呢!”書法愛好者宋先生就覺得開幕式有點莫名其妙。“這些人估計是在炒作自己!”一名觀眾嘀咕道,并引發(fā)周邊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。
突破 傳統(tǒng)結合當代,“跨界”融合
不過,爭議歸爭議,在看完整個展覽之后,不少人卻紛紛表示,“不管是展覽布置,還是參展作品水平,相當不錯!在所有陜西書法群展中,就目前來看,是最好的一次。”
本次展覽的29人分別是薛養(yǎng)賢、朱志杰、鄭墨泉、賈永民、韓均、梁新云、廖勤儉、李翔宇、崔寶堂、高繼承、梁林波、蔡佰虎、王永坡、何冀閩、胡寶岐、白浪濤、周伯衍、封海洪、宋本省、魏江、吳川淮、董長緒、李小明、王冰、王江、李德君、吳平均、劉建設和王亞林,基本上都入選過中國書協(xié)主辦的全國展,在一定程度上,代表當下陜西書法的最高水平。
記者看到,近500幅參展作品,“篆隸楷行草”全覆蓋,既有尺寸為5米×16米的巨幅魏碑,也有在不到0.05平方米寫了不下百字的蠅頭小楷?,F(xiàn)場還有不少傳統(tǒng)結合當代的“跨界”作品,立體進行裝置和表達,打破了許多人認為書法只能在平面紙本上展示的傳統(tǒng)觀點。
高繼承的裝置藝術《到此一游》,塑料模特身上寫滿了各種社會基本準則,如“排隊乘車”、“公共場合請勿喧嘩”等,還有大量帶來廣泛爭議的“到此一游”,作品直指當下一些惡習,具有很強的諷刺意義;韓鈞的作品《FACE》同樣“跨界”,數(shù)十個白色面具上各寫著歷代書法大家的名字,而一個黑色的面具上只有一個“?”,強烈表達了作者的精神世界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