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区二区三区毛片免费|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|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看视频|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|久久伊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|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久久久|五月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免费|精品96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

  首頁  »  新聞頻道  »  國內新聞
陜西科舉狀元僅十余位 考生作弊坎肩上寫4萬字
http://www.15m8.com  2012-05-17 17:01:18  

 鄉(xiāng)試朱卷展品

  >>考試作弊咋處罰?

  清代替考,一般要戴上枷鎖考場外示眾三個月

  邵輝說,唐代取仕不僅要看考試成績,還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薦。北宋初年沿襲此風,考生主動自薦十分盛行。這樣很容易產生徇私舞弊的行為。為防止這一現象,宋代統(tǒng)治者便建立了入闈(考場)后的鎖院制度。在考試期間,考生一旦進入考場,就和外界隔離,和家里的人也不能見面。

  同時,在試卷上,相繼確立了彌封和謄錄制度。彌封就是把考卷上的姓名、籍貫等密封起來,以防考官徇私的一種辦法,又稱為“糊名”。但是,彌封之后,考官仍然可以辨認出考生的筆跡。所以彌封后的試卷用“千字文”編“紅號”后送謄錄所,將考生的試卷用朱筆(紅色的筆)由專人另行謄錄后再交考官評閱,這種用紅筆謄錄后的試卷也叫做“朱卷”,而考生原來的試卷就叫做“墨卷”。放榜時,按取中的朱卷“紅號”調取原卷拆封唱名寫榜。鎖院、彌封、謄錄制度在宋代建立之后,為以后的各個朝代所沿用。

  在處罰上,在清代如果發(fā)現槍替,對槍替和雇用槍替者的處罰十分嚴格。一般先戴上枷鎖在考場門外示眾三個月,然后發(fā)配到邊遠地區(qū)。

收藏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