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社開羅4月20日電 題:美伊再會談 分歧仍無解
新華社記者吳寶澍 馬曉成
美國與伊朗19日結(jié)束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的第二輪間接會談。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會談后表示,伊美雙方技術團隊將于23日啟動專家級談判,雙方代表團將于26日在阿曼舉行第三輪間接會談。
分析人士指出,美伊迄今兩輪間接會談取得一定進展,但在伊朗核活動范圍等核心議題上依然分歧明顯,加之雙方并未建立互信,美國現(xiàn)任政府政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,這些都給談判前景增加了變數(shù)。
“氣氛富有建設性”
此輪美伊間接會談在阿曼駐意大利使館舉行,雙方代表分別是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和伊朗外長阿拉格齊。與第一輪會談相同,美伊代表在不同房間,由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作為中間人傳遞信息。會談持續(xù)了約4個小時。
阿拉格奇在會談結(jié)束后表示,伊美雙方就一些原則和目標取得共識,同意談判進入下一階段。雙方將于23日在阿曼啟動專家級談判,深入探討細節(jié),為協(xié)議框架制定方案。第三輪間接會談時,雙方將評估專家工作成果。伊朗外交部發(fā)言人巴加埃19日在社交媒體上發(fā)文說,此次“會談氣氛富有建設性”。
2025年2月25日,在伊朗德黑蘭,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出席聯(lián)合新聞發(fā)布會。新華社記者沙達提攝
美方一名高級官員在會談后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,會談取得“良好進展”,雙方同意下周再次會面。
伊朗與美國于12日在阿曼首都馬斯喀特進行了首輪間接會談。伊朗外交部在會談結(jié)束后發(fā)表聲明說,雙方就伊朗和平核計劃及解除對伊朗非法制裁等問題交換了立場。
2018年5月,美國總統(tǒng)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(nèi)單方面退出伊核協(xié)議,隨后重啟并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。
核心議題仍存分歧
分析人士指出,美伊雙方的談判目前還停留在制定框架的初始階段,尚未涉及具體內(nèi)容。目前來看,雙方在核心議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。
一是伊朗核活動的限制范圍。伊朗始終強調(diào),伊方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,并不尋求發(fā)展核武器。
威特科夫14日曾公開表示,“伊朗不需要進行超過3.67%豐度的鈾濃縮活動”。此話被普遍解讀為美方容許伊朗進行豐度為3.67%的民用鈾濃縮活動;不過,威特科夫很快又改口說“伊朗必須停止并清除核濃縮活動”。
2018年5月11日,在伊朗首都德黑蘭,民眾抗議美國退出伊核協(xié)議。新華社發(fā)(哈拉比薩茲攝)
阿拉格奇在本輪會談前曾表示,威特科夫的言論前后矛盾,伊方進行鈾濃縮活動的權利不容談判。
二是“非核議題”是否納入談判。分析人士認為,特朗普政府可能尋求將限制伊朗的彈道導彈研發(fā)和地區(qū)影響力納入談判。
阿拉格奇19日告訴伊朗媒體,美方在兩輪間接會談中,沒有提及與核問題無關的議題。他強調(diào),伊美談判應當僅限于核問題,伊方認為談判的唯一議題就是讓美方建立對伊朗核項目和平性質(zhì)的信任,促使美方解除對伊制裁。
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趙軍認為,美伊可能陷入“誰先邁出第一步”的糾結(jié),特別是在伊朗看來,特朗普首次執(zhí)政時單方面退出伊核協(xié)議在先,如今理應由美方率先放松制裁。此外,特朗普政府試圖在會談中涉及多個議題,要求過多,可能招致伊朗反對,令談判陷入僵局。
“雙方還沒討論任何細節(jié)”
美伊會談之際,美軍持續(xù)對也門胡塞武裝發(fā)動空襲,以色列也仍在繼續(xù)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。路透社20日援引以色列官員的話報道,以色列不排除在未來數(shù)月內(nèi)打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。
2025年4月19日,加沙城一處被以軍空襲的地點冒出濃煙。新華社發(fā)(馬哈茂德·扎基攝)
山東大學世界政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傅辰晨認為,美國一邊與伊朗談判,一邊繼續(xù)打擊所謂的“伊朗代理人”,并在中東部署了兩個航母打擊群,顯然是想在談判進程中保持對伊朗的高壓態(tài)勢。
卡塔爾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哈立德·艾哈邁德指出,盡管以色列一直希望美國對伊朗采取更加強硬手段,甚至對伊發(fā)動軍事打擊,但目前來看,美國本身面臨嚴重財政壓力,應不會貿(mào)然與伊朗開戰(zhàn),也不會任由以色列將其拖入戰(zhàn)爭。阿曼政治分析人士哈勒凡·圖基認為,美伊當前有通過外交談判達成協(xié)議的意愿?!?/p>
伊朗確定國家利益委員會成員穆罕默德·薩德爾指出,考慮到美國現(xiàn)任政府的政策呈現(xiàn)出很高的不確定性,未來有可能出現(xiàn)美方在談判中立場反復、前后矛盾的情況,這無疑會增加談判變數(shù),也會影響中東局勢走向。
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評論說,真正復雜的談判尚未開始,“成功與否取決于細節(jié),而目前雙方還沒討論任何細節(jié)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