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的致辭
(2025年4月16日,布特拉加亞)
馬來西亞總理 安瓦爾
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閣下,
各位閣下,
各位貴賓,
女士們、先生們:
我非常榮幸歡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閣下再次訪問馬來西亞。此訪再次表明,兩國關系以相互尊重為基礎,歷經歷史沉淀,在共同目標指引下不斷推進。
長期以來,無論順境逆境,馬中兩國始終并肩同行,不僅是全面戰(zhàn)略伙伴,更是堅定的朋友。兩國關系在相互理解中鑄就,以共同信念為支撐。我們堅信,兩國同行才能行穩(wěn)致遠,合作既有利于雙方,也有利于地區(qū)和平繁榮。
習近平主席上次訪馬已逾10年。這期間,世界發(fā)生了很多變化,但馬中友誼堅定不渝,通過對話增添活力,通過行動得到確認。
中國連續(xù)多年是馬來西亞最重要貿易伙伴,從商品流通到理念溝通,再到能源、基礎設施和創(chuàng)新轉型,在馬來西亞一系列重要發(fā)展領域都有中國身影。
馬中關系真正的力量,不僅體現在貿易數據和游客往來上,更基于我們的高度共識:只有共同繁榮,才能實現持久繁榮;信任一旦生根,必須悉心呵護、耐心培育、堅定維護。
在習近平主席領導下,中國提出一系列全球性倡議,體現了看待世界的獨特方式?!耙粠б宦贰背h為互聯互通提供了新的可能,不僅打造了交通網絡,更提供了合作框架。全球發(fā)展倡議強調包容性進步,全球安全倡議呼吁通過對話實現和平,全球文明倡議提出尊重差異不是和諧的障礙,而是其前提。
支撐這些理念的,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愿景,這讓我想起《論語》中的名言:四海之內皆兄弟。
馬來西亞與中國遵照先哲的理念,開展“儒伊文明對話”等活動,增進相互理解,不斷擴大共識,共同追求和諧繁榮等價值理念。
當前,多邊主義面臨巨大挑戰(zhàn),有些國家拋棄共同責任原則,還有些國家質疑長期奉行的準則。中國的全球性倡議為世界帶來新的希望,這些倡議為了大家而不是一家,倡導革新而不是對立。
我們今天正在目睹的,不是客觀評估全球化的不足之處,而是倒退回“經濟部落主義”。市場準入成為武器,在任意破壞和單邊執(zhí)念重壓下,追求共同增長的多邊契約正在動搖。
值此困難時刻,世界渴望穩(wěn)定性、可靠性、方向感。在中國的作為中,我們看到這些品質并深感欽佩,認識到中國帶來的不僅是穩(wěn)定性,更是未來持久的希望。
習近平主席兩次訪馬期間,都引用了馬來諺語“切水不斷”。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,中華民族歷經歲月洗禮而屹立不倒,歷經千錘百煉而愈發(fā)成熟。真正體現中國力量的,不只是各方面成就,更是從容應對干擾、堅定應對不確定性的韌性。
中國有句俗語說得好:“世上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?!泵鎸邮幍氖澜?,中國始終是理性、堅強、可靠的伙伴,馬來西亞珍視中國的確定性,將遵循歷史智慧和未來希望的指引,始終做中國堅定不移、堅守原則的朋友。馬來西亞清楚知道國家利益所在,將據此制定外交政策。相比對抗,馬來西亞不只是偏好合作,而是積極擁抱合作;相比對立,馬來西亞不只是選擇相互尊重,而是捍衛(wèi)相互尊重。馬來西亞選擇對話,不是權宜之計,更是希望為持久和平繁榮奠定基礎。
習近平主席不僅是杰出的政治領袖,而且深諳經濟發(fā)展之道,更是有著清晰愿景、了解文明價值的偉人。
最后我想說,歷史不是倉促寫就的,建立真正的伙伴關系也不是朝夕之功,需要日積月累、精心呵護、胸懷勇氣、銳意前行。愿馬中友誼長存,如大海一樣深邃,如星辰一樣恒久,永遠朝氣蓬勃、充滿希望。
謝謝大家!
(轉載自人民日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