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娘》在高校學子和年輕人中間,也引起了的強烈共鳴和熱愛。很多學校不但將《娘》作為文學經典,也作為勵志典型和德育教材。地處邊遠的吉首大學,在2012年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,連續(xù)兩個學期開展了“留住母愛,大孝無疆”的系列讀《娘》活動,通過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讀“《娘》書、頌母愛、行大孝活動”,吉首大學的師生們在獲得了一次次感動的同時,精神和靈魂上獲得了一次次洗禮。大家對父母、社會和國家、民族的愛,都有了更深、更好甚至是全新的認識。師生們的親情意識、集體意識、團結意識和責任意識都明顯增強。師生們對父母、同事和同學的情感發(fā)生了明顯的變化。
寧夏大學、北方民族大學、西南科技大學、解放軍藝術學院、綿陽師范學院等大學除了廣泛宣傳《娘》和讀《娘》,還把彭學明請到學校跟學生們交流,每次交流都讓學生們心靈受到了極大震撼,臺上臺下淚流滿面。
母愛和善,是沒有代溝的。即便十來歲的小孩子也深深喜歡上了彭學明的《娘》。浙江錢清鎮(zhèn)中心小學,是一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。該校校長陳建新是一名語文老師,他每天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讀一刻鐘或20分鐘《娘》,吸引得孩子們每天都盼著讀《娘》,哪天他忘了帶《娘》書,孩子們就等在教室不肯下課。孩子們還寫了幾十篇讀《聽陳老師讀娘》的文章掛在學校竹園居網頁上,表示從小就要學會理解父母、感恩父母、孝順父母,絕不像彭學明叔叔小時候一樣對父母不好。愛和善的種子,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(fā)芽。
在社區(qū)和農村,《娘》開始走進了許多人的家庭。許多社區(qū)和農村開始將《娘》作為促進社區(qū)和農村團結和諧的好讀本。陜西省文化投資集團將500本《娘》發(fā)放到陜西銅川縣照金村的幾百戶村民手中。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過春節(jié)回家讀過《娘》后,覺得把田土和兒女都交給年邁的父母實在不該和愧疚,不再外出打工,在家踏實務農,孝順父母。村民小劉一直瞧不起婆婆,對婆婆不好,婆媳關系非常緊張,讀了《娘》后主動給婆婆認錯,給婆婆買好吃的好穿的。
宋祖英家鄉(xiāng)古丈縣紅石林鎮(zhèn)澤禾溪村因為讀了《娘》,特地在村里建了“孝德榜”,上面記錄著每個村民回報父母的錢和物。村里每月1號開始統(tǒng)計,統(tǒng)計時嚴格審核,問完孩子再問父母,月末張榜公布,村民們紛紛爭著孝敬父母。
在軍營,《娘》也如冬天的炭火溫暖了官兵們的心。不少部隊買來《娘》書,發(fā)放到官兵手中,讓娘如水的母愛滋潤官兵的心田。軍人自古忠孝兩難全,《娘》的出現,讓他們更懂母愛、更珍惜娘親、更懂得保家衛(wèi)國的重要。很多軍人因為《娘》而成了彭學明的朋友和知音。(中新網)